殷墟出土青铜方鼎选粹
时间:2024-07-23 18:14:53 来源:文物天地 作者:申文喜 浏览量:3891
图一 后母辛方鼎及铭文 通高80.1、口长64、宽48厘米 重128千克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殷墟青铜器是文化瑰宝,在中国青铜器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青铜鼎,作为商周青铜礼器的代表,甚至成为社会科级和国家政权的象征。根据形制,商周青铜鼎可分为三足圆鼎和四足方鼎两大类。青铜方鼎的基本特征是体作方形或长方形,四足,方鼎两耳都对称地立于鼎的纵向,即短边的一侧口沿上,仅有个别立于横向口沿上,长边的一侧。青铜方鼎在商代称作何名,尚未见有专名记载。今人根据其形体特征,称为“方鼎”。相较而言,考古发现的方鼎数量要远少于圆鼎。本文搜集了历年来殷墟考古出土的青铜方鼎,选择各类型中典型方鼎略作赏析。
一、殷墟青铜方鼎的发现与研究概况
时代最早的青铜方鼎发现于早商时期的郑州商城遗址,目前共发现3处青铜器窖藏坑,出土8件青铜大方鼎。它们造型相近,纹饰相类。口沿均为近正方形,方斗形腹,4条近圆柱形空心足,装饰有乳钉纹和兽面纹,高度均在59厘米以上,重量均在20千克以上。截至2023年底,在晚商时期的殷墟遗址经考古发掘出土的青铜方鼎共有34件,分别出土于19座墓中。这些方鼎绝大多数有明确的出土单位和地层关系,墓葬形制和器物组合也大多完整,具有极高的考古学研究价值、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此外,有不少青铜方鼎在战乱时期从殷墟盗掘出土,散落于国内外博物馆和收藏机构,其考古信息缺失严重,本文未收录。
商代青铜礼器中觚、爵的套数是判断墓主身份地位高低的重要依据。殷墟青铜礼器装饰纹饰繁缛,布局严谨,大多有主纹、地纹。常见的纹饰大致可分动物纹、几何纹两大类。动物纹中常见兽面纹、夔纹、鸟纹和蝉纹等。其中,兽面纹,以前常称为“饕餮纹”,是殷墟青铜礼器上所占比例最大、时间跨度最长、类型最多的一种纹饰。经过长期研究和考古发掘的反复检验,目前,学术界基本认可殷墟文化一至四期的分期法。随着资料的不断丰富,可用于分期断代的标准器群也越来越多,殷墟青铜礼器的分期体系更加科学和完善。本文对青铜方鼎的时代划分基本采用《殷墟青铜礼器研究》一书的分期标准,将殷墟青铜礼器分为四期,二、三期各分早、晚段,即四期六段。殷墟出土的青铜方鼎从第二期晚段开始出现,但形制已与郑州商城时期不同,长边明显大于短边。之后,殷墟青铜方鼎基本沿续这种长方体的风格,在大小、装饰等方面依据时代不同进行演变。其间,偶尔出现夔纹扁足方鼎、有盖圆角方鼎等特殊器型。
图二 后母戊方鼎及铭文 通高133、口长110、宽79厘米 重832.84千克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二、殷墟遗址考古出土青铜方鼎赏析
文中将殷墟出土的青铜方鼎体型划分为大、中、小三类,并按每座墓葬的时代早晚分别排列,选取代表性方鼎进行赏析。殷墟时期一座墓葬中一般随葬同一类型的方鼎,一墓随葬两类方鼎的有花东M54、1982年小屯M1、1987年郭家庄M1,一墓随葬三类方鼎的仅有1976年小屯M5(妇好墓)。
(一)大型方鼎
大型方鼎为通高50厘米以上者,数量较少,殷墟遗址共发现5件青铜大方鼎,分别出土于3座墓葬中,墓主为商王或其配偶,鼎的规格最高,为大型王室重器。
1.后母辛方鼎
1976年小屯M5(妇好墓)出土。墓主为商王武丁的法定配偶之一妇好,庙号称“辛”。该墓出土后母辛方鼎一对,此为其一(M5∶789),长方形口,折沿方唇,方形立耳,下腹略收,平底,4条圆柱形空心足。口下四面及四转角各饰对夔组成的兽面纹一组,为一首双身式样。兽面以扉棱为鼻梁,“目”字形眼,圆睛凸出,卷云状角,直身,竖尾,尾尖下折内卷,以云雷纹衬地;腹部四面左右侧和下侧分别饰有排列规整的乳钉纹各三行;腹中部为长方形白地。鼎足上端饰独立兽面纹,有首无身,以短扉棱为鼻梁,卷云状大角,“目”字形眼,圆睛突出,圆形瞳孔,阔口獠牙,其下又饰凸弦纹三周。耳外壁素面。口下长边一面的内壁中部有铭文“后母辛”,阴文。通高80.1、口长64、宽48厘米,重128千克(图一)。该鼎造型规整,庄重大方,纹饰清晰,疏密有致,是王室重器,也是殷墟二期晚段的标准器。
2.后母戊方鼎
1939年在殷墟王陵遗址东区一座大墓中被武官村民掘获出土。
1984年9月对传说出后母戊方鼎的大墓进行了正式考古发掘,编号1984AWBM260,为带一条墓道的“甲”字形大墓。经研究,基本确认后母戊鼎出自此墓。鼎为长方形口,折沿方唇,直耳,长方形腹,圆柱形足。口下、腹下四面及四转角各饰对夔组成的兽面纹一组,为一首双身式样,以扉棱为鼻梁,“目”字形眼,圆睛凸出,卷云状角,直身,双足前伸,竖尾,尾尖下折内卷。上部转角处兽面纹,张口,上颌外卷,圆角方眼,一字形瞳孔,眼旁有耳,水牛状角。下部转角处兽面纹仅角部为卷云状角,其余特征相同。均以云雷纹衬地。中部为白地。鼎耳外壁饰虎噬人头纹,两侧饰鱼纹。耳下口沿上分饰两个小型水牛首纹。鼎足上端饰独立兽面纹,纹样与后母辛鼎相似。腹内壁铸有铭文“后母戊”,阴文。通高133、口长110、宽79厘米,重832.84千克(图二)。后母戊方鼎形制巨大,造型雄伟,工艺精湛,纹饰繁缛、层次分明,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青铜时代最大最重的青铜器,在世界青铜文化中也是杰出的作品。
图三 妇好扁足方鼎及铭文 通高42.4、口长33.3、口宽21.5厘米 重17千克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二)中型方鼎
通高20厘米以上,多出土于3套青铜觚爵以上墓葬中,为中、高等级贵族墓葬用鼎。
1.妇好扁足方鼎
妇好墓中除了出土一对后母辛方鼎外,还出有2件扁足方鼎,形制、大小、纹饰大致相同。此为其一(M5∶813),折沿方唇,直耳,下腹略内收,平底,4条扁长实心足。鼎四隅及四面正中均饰有扉棱。鼎腹四面均饰兽面纹。兽面张口,上颌内勾,“目”字形眼,圆睛突起,圆形瞳孔,眼旁有耳,卷云状大角,短身,有足,竖尾,尾尖下折内卷。尾下饰倒立夔纹。主纹以云雷纹为地。四足作扁片形,两面均饰夔纹,夔头朝上,张口,“目”字形眼,圆睛凸出,有瞳孔,身尾较长,身上饰鳞片,尾尖上折内卷。耳外壁饰阴线对夔纹,夔头朝上。内底中部铸有铭文“妇好”。通高42.4、口长33.3、口宽21.5厘米,重17千克(图三)。殷墟出土扁足圆鼎较多,扁足方鼎罕见。此鼎造型奇特,挺拔俊秀,纹饰精致,立体感强。
图四 亚长方鼎及铭文 通高36.4、口长30.9、口宽22.8厘米 重12.5千克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2.亚长方鼎
2001年花园庄东地M54出土(花东M54∶191)。墓主属“长”族的高级贵族。该鼎侈口外撇,方唇,两耳直立微外撇,直腹,平底,4条实心柱足。上腹部与颈相接处形成斜面平台。颈、腹部四拐角及每面正中均有突起的扉棱,四柱足与颈、腹部拐角对应处,亦有扉棱。其中颈部的8条扉棱尖部外撇超出器身1.6厘米。颈部饰三角蕉叶纹,共18组;四面腹部饰对夔组成的兽面纹。兽面张口,上颌内勾,“目”字形眼,圆睛突起,有瞳孔,眼上有眉,眼旁有耳,“几”字形大角,无身,有足,竖尾,尾尖下折内卷。尾下饰倒立夔纹。足上部饰独立兽面纹,下部饰四组倒立的重环三角纹。一侧宽面颈部内壁有铭文“亚长”。通高36.4、口长30.9、口宽22.8厘米,重12.5千克(图四)。该墓铜器群是殷墟青铜器第二期最晚段的标准器。此件方鼎颈部形制特殊,在殷墟科学发掘品中仅见。
图五 兽面纹小方鼎 通高16.5、口长12.4、宽10.4厘米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三)小型方鼎
通高小于20厘米,多出土于3套青铜觚爵以下的墓葬中。墓主身份宽泛,主要为中小型贵族,妇好墓等个别高等级墓葬中伴出的小型方鼎应具有特殊用途,不是明贵贱的作用。
1.兽面纹小方鼎
1987年安阳郭家庄东南M1出土(1987郭M1∶18)。器身呈方斗形,口大底小,平沿外侈,直耳,平底,四柱足细高。器身四角及四壁中部都有浅扉棱。四壁纹饰相同,上半部为两条夔纹组成的兽面纹,以扉棱为鼻,下半部为倒垂三角纹,内填回纹。器底外侧有两条凸宽带纹组成的“X”形纹。柱足外侧饰阴线倒垂三角纹。通高16.5、口长12.4、宽10.4厘米(图五)。时代属于殷墟铜器第四期。下腹装饰倒垂三角纹的方鼎在殷墟三期晚段至四期颇为流行。
2.亚小方鼎
1987年安阳郭家庄东南M1出土。两件成对,形制、大小、纹饰相同,此为其一(1987郭M1∶19)。器身呈方斗形,口大底小,平沿外侈,平底,足较粗短。四壁纹饰相同,无扉棱,上部饰斜角目云纹,中部空白,下部及两侧饰两行乳钉纹。足上部有三周弦纹。底外侧有一阳纹“亚”字。因受挤压而变形。通高10厘米,重0.5千克(图六)。时代属殷墟铜器第四期。
图六 亚小方鼎及铭文 通高10厘米 重0.5千克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三、结语
殷商王室使用的大型青铜方鼎目前在殷墟二期、三期均有发现,造型宏大、纹饰精美,均为王室重器。殷墟二期、三期的中、小型方鼎器体厚重,造型端庄,纹饰层次丰富,立体感强,普遍铸有铭文。由于殷墟四期大型墓葬多被盗掘等因素,尚未发现殷墟四期王室使用的大型青铜方鼎,出土的中、小型方鼎数量增多,除少数制作精美者,普遍器体轻薄、纹饰简练,甚至粗糙,具有明器化特征。此前不少学者认为殷墟青铜礼器在殷墟文化第二期达到了鼎盛,此后走向衰落。但也有学者研究认为,殷墟晚期青铜礼器并没有衰落,可能由于商人开始对上帝及鬼神有所怀疑,宗教观念发生了变化,青铜礼器的制作发生了重大变革,向着实用器与明器两个方向继续发展。
总之,殷墟科学发掘出土的这些方鼎,集中反映了殷墟时期商人高超的铸造技术和独特的审美情趣,制作工艺、纹饰风格的演变生动地反映了时代的发展以及观念的变化,为我们科学研究和探讨商代的社会文化、礼仪制度、宗教信仰的演变,以及青铜器铸造技术、装饰技法的发展与变革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本文刊载于《文物天地》2024年第4期,参考文献从略,下载全文请登录中国知网首页-出版物检索-文物天地
作者及其单位:申文喜,河南省安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