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8国际博物馆日”暨“宁夏长城保护宣传日”固原博物馆开展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
时间:2023-05-20 15:00:26 来源:固原博物馆 浏览量:5636
5月18日是第47个“国际博物馆日”,也是“宁夏长城保护宣传日”,固原博物馆紧紧围绕“博物馆、可持续性与美好生活”、“传承弘扬长城文化 打造保护利用典范”的活动主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
5月11日下午,宣教人员深入原州区十二小开展“丝路课堂”数字化社教课程进校园活动,课程通过平板电脑授课,以动画的形式和互动性强的体验,加深学生对固原深厚历史文化的了解,并通过互动提问、画册贴图及课程内容相关的游戏,激发同学们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新颖的授课方式和互动性强的体验让同学们受益匪浅,得到了学校师生一致好评。
5月12日下午,宣教人员走进固原武警机动部队第九大队开展“传承红色基因 赓续红色血脉”的红色故事宣讲会,讲述了《血色疆场 浩气长存——赫光》《解放宁夏第一仗——任山河战斗》《隐形将军韩练成》《红军宿营乔家渠》《长征路上的新故事》等感人至深的红色故事,引导武警官兵学习革命先辈不畏艰险、顽强拼搏的精神,坚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伟大理想信念,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二十大精神。
为增强青少年保护长城的意识,了解长城的历史文化内涵,固原博物馆招募了20名8——15岁青少年于5月13日下午前往固原战国秦长城遗址,实地开展“传承长城文化 弘扬民族精神”主题研学活动。宣教人员为参与者现场讲解战国秦长城的修筑时间、背景、作用及影响等内容,让参与者对战国秦长城以及固原秦汉时期的军事地位有了更深地了解。随后通过实地参观、填写任务单、“我心目中的长城”绘画等环节,让青少年进一步了解了保护长城的意义。同时,宣教人员还带领博物馆志愿者开展“传承长城文化 守护精神家园”志愿服务活动,清理战国秦长城遗址沿线垃圾、擦拭保护标识,开展志愿签名,以实际行动保护长城。
5月14日,文保部工作人员及宣教人员针对10名12——18岁青少年开展“我在博物馆修文物”文物修复体验活动。首先由博物馆文保部工作人员为青少年讲述文物修复工作的重要意义和修复的基本步骤,科普文物修复的重点、难点,现场观看文物修复展示,然后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体验文物修复。通过活动让广大青少年感受文物修复的独特魅力,将文物保护观念根植于心。
5月15日下午,宣教人员深入固原市第五中学,针对七年级学生开展“传承弘扬长城文化 打造保护利用典范”为主题的长城知识宣讲活动,为学生们详细讲述了长城的建造、宁夏境内的长城、固原战国秦长城等方面知识。并根据宣讲内容设置50道问题,现场问答,让同学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保护长城的重要意义,号召同学们自觉加入到保护长城的队伍中来。
5月18日上午,宣教人员在博物馆广场悬挂主题横幅,摆放《千年固原 丝路华章》《隐形将军韩练成》《六盘山上红旗展——固原革命历史图片展》等宣传展板,向来往群众发放《文物保护法》《博物馆条例》《宁夏回族自治区长城保护条例》、固原博物馆宣传折页等资料5000余份,讲解员为驻足群众详细讲解展板内容,加深公众对博物馆的了解。同时在博物馆展厅魔墙循环播放《守望长城》纪录片和固原博物馆精品文物讲解视频供游客观看。
5月18日上午,固原博物馆工作人员在文创产品集市上展示售卖文化创意产品,邮折、杯垫、镜子、冰箱贴等琳琅满目的产品吸引了广大市民驻足观看,尤其是以博物馆精品文物为题材制作的邮折备受大众青睐,购买者居多。近年来,固原博物馆利用文物资源优势,将传统文化元素和创意思维相结合,开发出几十种具有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的文创产品,不仅传承和弘扬了传统文化,还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5月18日下午,宣教人员深入原州区十二小针对五年级学生开展“保护长城遗产,展现中华文明”长城拼图手作活动。首先,宣教人员为同学们进行长城知识宣讲活动,让学生对长城知识有了深入了解,之后为学生分组发放长城拼图手作材料包,在宣教人员的指导下,孩子们认真、仔细的拼对,完成长城拼图手工作品。通过动手操作,让孩子们认识到从一点一滴做起,脚踏实地才能让长城文化活起来,才能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
5月18日晚上,针对20名8——15岁青少年开展“博物馆奇妙夜”主题活动。工作人员在不同展厅进行角色扮演,为大家讲解固原历史文化,并为孩子们提供汉服体验,通过不同历史背景、不同时代服装、发型及妆容的变化让孩子们穿梭在历史的长河中,深入了解固原深厚的历史文化。之后,为孩子们发放寻宝任务单,开展博物馆夜间寻宝活动,让青少年带着任务参观博物馆,激发了青少年的好奇心。最后为参与的青少年赠送拓印有博物馆特色文物图案的印章笔记本,让孩子们参与活动之后还能将“文物”带回家,孩子们拿到礼品爱不释手,纷纷表示要向老师和同学大力推荐固原博物馆,以后还要多多参与博物馆举办的各类活动。
5月18日当天,结合固原博物馆、西北农耕博物馆、战国秦长城博物馆3家博物馆的展览活动,观众可游馆集章,并打卡纪念,固原博物馆作为集章打卡最后一站,为游客兑换相应的联名博物馆文创礼品。
《发现获国——宁夏彭阳姚河塬西周城址考古成果展》于5月18日在宁夏固原博物馆临时展厅正式开展,展期为2023年5月18日至2023年8月30日。展览分两个单元,内容涵盖红河流域区域系统考古调查和姚河塬西周城址,以文物类型为单元标识,精选田野考古发掘出土文物224组,共计382件,涉及陶器、青铜器、玉器、象牙器、原始瓷器等,系统展示了红河流域区域系统调查成果,再现了姚河塬西周城址的布局、形制和埋葬制度,揭开了这处史籍未记载的西周诸侯国“获国”都邑城址的神秘面纱,让观众领略西周风采,探寻西周文化根脉,传承历史文明。
5月18日,固原博物馆国宝级文物鎏金银壶原件阶段性养护工作已完成并恢复展出,镇馆之宝与大众再次见面,吸引市民纷纷前来参观。
为充分发挥博物馆公共服务和社会教育功能,引导全社会树立正确文物收藏理念,普及文物鉴定知识,满足民间文物收藏爱好者鉴定需求,5月18日下午,固原博物馆开展了民间收藏文物公益鉴定咨询活动。活动共有当地8名收藏爱好者报名参加,由固原博物馆公益鉴定小组成员为收藏者鉴定,共鉴定书画、瓷器、石器、铜器等藏品37件。本次公益鉴定活动中,文物鉴定专家组成员不仅为市民鉴定了藏品,更向广大市民普及了文物保护和收藏知识,进一步提高了大家的文物保护意识。
5月18日下午,“固博讲堂”公益讲座开讲,固原博物馆特邀宁夏回族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馆员马强作了题为《宁夏两周时期考古发现与研究》的讲座,他从宁夏地理概况、固原中河孙家庄西周墓葬、姚河塬西周遗址、宁夏东周秦人遗存、宁夏东周西戎遗存五大方面全面深入地介绍了宁夏两周时期的考古发现与成果。讲座实证了中华民族及文化源远流长、多元一体、兼收并蓄格局的形成过程,对于我们坚定文化自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5月19日下午,“固博讲堂”第2讲如期举办,原宁夏回族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馆员、现绍兴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王仁芳,受邀来固原博物馆作了题为《宁夏长城文化遗产历史与价值》的公益讲座。他结合自己丰富的长城考古工作经验,详细生动地讲述了宁夏长城的资源现状、修筑历史及精神价值。固原博物馆负责人指出,作为博物馆人,要深刻认识长城作为中华民族象征的重要地位,及长城文化在弘扬民族精神方面的重要价值和作用。同时要加强长城价值的挖掘,讲好长城故事,为今后长城文化的保护、利用和文化宣传发挥应有的作用。
为进一步提升博物馆管理水平和学术研究水平,发挥行业指导、自律、协调、监督作用,维护行业合法权益,促进固原市博物馆领域学术业务交流与合作,为实现博物馆事业科学发展,由固原博物馆牵头,成立了宁夏固原市博物馆联盟,并于5月18日签署了《固原市博物馆联盟框架协议》。